走出皇城,司马昱便立刻召见包括殷浩(陈郡殷氏)在内的朝廷重臣来到他的府邸商议如何应对此次桓温之事。
“大将军(司马昱时任抚军大将军),如今桓温已经兵临武昌,先前朝廷任用我来牵制桓温,他这一次很有可能会冲着我来,不如我先辞去一切官职如何?”
“如果实在不行的话,不如我们派遣使节拿着驺虞旗(古时候代表息战和平的旗帜)前去阻止桓温进军如何?”殷浩此时已经自乱阵脚,有些六神无主的对司马昱说道。
司马昱听了殷浩的话,有些脸色难看的看着他,早知道自己就不征辟他出来做官了,如今桓温还只是在武昌,没有到建康呢,殷浩居然如此胆怯。
“会稽王,不能答应建武将军(殷浩时任建武将军、扬州刺史)的请求啊。”司马昱循声望去,发现说话的乃是礼部尚书王彪之(王彬之子)。
“叔虎(王彪之字),你说说看,为什么?”司马昱看向王彪之,他觉得王彪之应该有良策来解决此次的事件。
“会稽王,建武将军想要通过辞官来躲避大司马(桓温时任大司马),这种办法完全就是为了保全他自己,根本不是为了国家、为了陛下、为了殿下您考虑啊。”
“要是在这种时候,放任建武将军辞官的话,到时候,天下人心必然会大乱的,此时陛下独坐天下,在这种时候要是必须有人出来承担责任的话,那便就只有陛下了啊。”
接着,王彪之又看向殷浩说道:“建武将军,如果大司马上疏直言,说自己此次兴师问罪的罪魁祸首就是您,那又该怎么办呢?”
“您如今有官职在身都已经遭到了他的忌惮,要是等到您辞去官职,还能够保全自己吗?”
王彪之的话不由得叫殷浩心头一震,不知道为什么,他在听完王彪之的这番话之后,心里猛然想起了前朝的曹爽,若是自己辞去了官职的话,难免不会落得一个和曹爽一样的下场啊。
想到这里的殷浩不由得感觉自己的脖子凉飕飕的,他殷切的看向王彪之:“叔虎,那你说,现在我们到底该怎么办才好啊?”司马昱也是好奇的看向了王彪之,他也想要听听王彪之到底有什么好的计策没有。
“这事简单。”只见王彪之胸有成竹的说道:“会稽王、建武将军,我们可以先叫朝中的宰辅之臣亲自写信给大司马,在信中详细的向他阐述当下北伐的不利局面。”
“若是大司马收到信件还不撤军的话,那么我们可以叫陛下亲自写下诏命,勒令他撤军。要是大司马依旧是固执己见的话,那我们就只好整顿王师,与其一战了。”
“会稽王,我觉得叔虎的这个计策可以实行啊。”原本六神无主的殷浩在听完王彪之的话之后,顿时像是找到了主心骨一样,立刻对司马昱说道。
“嗯,叔虎的话确实可行,既然这样的话,那我们就按照叔虎的计策实行吧。”司马昱也是颔首同意。
事后,司马昱将此事告诉给了自己的司马高崧,高崧在听完事情的经过之后,对司马昱说道:“大王,我觉得您也应该亲自写一封信送与大司马。”
“哦?为什么?”司马昱不解的看向高崧。
“大王,你只要写信给大司马陈明利害关系,大司马若是明事理的话,就会自己率兵返回,若是他一味强求的话,那么大王就可以亲率大军去讨伐他,这样一来,谁正谁恶就可以判别了。”高崧回答。
“好,那么就由你替我写一封信给大司马吧。”司马昱同意了高崧的想法,反正在他看来,要是桓温在看到信之后,真的退了兵,那么自己也是有功劳在里边的。
如果桓温要和自己撕破脸皮的话,那么他也完全可以将整件事情全部都推卸到高崧的身上,说是他故意伪造自己的信件,以此来挑拨自己与桓温的关系。
一个时辰之后,高崧将书写好的信件呈给了司马昱过目,司马昱接过信件一看,发现信中先是肯定了桓温北伐的重要性,但是接着又从后勤民生等方面指出了一堆不利于北伐的问题,最后希望桓温可以三思,待到时局稳定之后,再出师北伐。
司马昱当即便命人将这封信连同宰辅之臣的亲笔信给桓温送了过去。
桓温在收到信件之后没过多久便亲自遣使到建康谢罪,然后就带着大军重新回到了自己的驻地。
这年年末,燕王慕容儁返回到龙城,不久之后,丁零人翟鼠率领本部兵马向慕容儁投降,慕容儁大喜,册封他为归义王。
皇始二年(352)正月,长安,东海公府邸,苻雄正在和梁安、毛贵等一众氐羌大将商议要事。
“诸位,如今关中之地已定,我们又击败了司马勋的大军,足以证明天命在我大秦,天佑我大秦,所以我决定,上疏请求天王自立为帝,你们觉得呢?”苻雄声音雄浑的对众人说道。
“早该这样了,天王英明神武,早就该和那晋帝齐尊才对。”梁安当即表示赞同。
“是啊,我大秦如今定鼎关中,而长安自古以来就是国之都城,如今天王也该称帝了